走进店子坪 感知“精神的力量”

作者: 陈晓桦    发布时间:2017-08-16  访问次数:631

1.png

2_副本.png

3.png

4.png

应县团委要求,我代表法院团支部到店子坪村进行为期两天的王光国精神学习。这也是我第一次到店子坪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全面的了解和感受王光国精神。 

此前,虽然已反复学习了很多次关于王光国的事迹和精神,但有限的文字和语言总是不及实地体验来得印象深刻。当我走过了茶盐古道,看了纪录片《撼山》,听了本地村民的讲述,那些绝壁凿路的场景便直面而来、冲击内心。原来,这条路没修之前是这样子的,村里的生活又是那样子的,随着公路的修通,村里的变化对比强烈,这些都是真实、直观的反映在我的眼前。 

在观看记录片《撼山》时,有几个画面让我很是感动。店子坪在还没修公路前,大家都是沿着悬崖上的山路通行外界,村里的东西要运出去换钱,村外的东西要运进来满足生活需求。没有路,就通不了车,所有的人流、物流都靠村民们一脚一脚、一趟一趟走出来、背出来,其中有一个画面就是一位老伯正背着冬日里烤火的回风炉在山路上蹒跚前行,我爷爷家用的就是这种炉子,我知道它有多大、多重,老人的脚步颤颤巍巍,在一座座大山之中显得那么渺小。因店子坪穷困,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留守在家的都是老人妇孺,而修路的也正是这群身体早已不再强壮的老人们。还有一个画面就是村民们在修路工地上歇息的间隙,一位大妈给大家送吃的来,装得满满当当的一簸箕,原来是煮熟的土豆,看上去有些索然无味,但大家却你一个我一个吃得津津有味,全是满足。画面中还有一个场景是当大家花费数个日夜好不容易修好的一段驳坎突然垮塌后,村民们瞬间茫然失措,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委屈、无助、动摇、质疑,那一瞬间各种情绪全都涌了出来。此时,王光国将村民们集中起来,鼓励大家不要放弃、不能停下,村民们从不支持、不配合、想退出到互相打气、自我鼓舞、赌咒发誓,士气再度高涨,修路工作才得以继续前行。

其实,王光国也清楚,在无资金、无技术、无青壮年的现状下,光靠大家用锤子、铁锹一点点挖肯定是不行的,虽然办法笨,但停下来又有什么好办法呢?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了修路的脚步,宁苦干不苦熬,也许这就是愚公精神吧! 

在最后一天的学习活动中,县团委安排了一个叫“屋场会”的环节,所有此次来参加学习的各单位团委工作人员,在村民的场坝里围成圆圈而坐,就这一两天的所见所闻所感交流畅谈。气氛严肃而活泼,真诚而温暖。在交流中,认识了更多的伙伴,聆听他们的体会和感悟,一时间很想定格下这个画面,突然间有些明白古时煮酒论英雄、近代民国青年谈报国的那种热血澎湃和内心冲击,大家从各方而来,不论是否曾相识,此时此刻大家共同努力和进步,这种氛围又让我找回早时的动力和激情……

经历了这次学习,或许我明白了什么是“王光国精神”、也明白了店子坪村为什么会蜕变为今日的模样。其实在两千年初的时候,县里贫困的远不止店子坪村,没有修路的更不止店子坪村,可为什么单单就成就了店子坪村?我想,是因为王光国改变家乡的决心和毅力,是因为全村人民齐心协力修路的团结和坚韧,这种愚公般的决心、毅力和坚韧让王光国和店子坪村如金子般凸显出来。

不忘初心,坚持初心,怀揣决心、毅力和坚韧,向梦想开路!


编辑: 蓝雨
文章出处: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