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日记:解开干群“心中结”

作者: 刘艳敏    发布时间:2017-09-15  访问次数:360

上个月入户山羊头村老刘家,对他家的种植及牲畜长势情况进了相关了解和查看。

临走前,老刘向我这个小刘提了一件小事情:老刘的老伴黄大娘两年来一直没有领取到养老金,想让我帮忙给他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自从换社保卡后村里只将他与儿子的社保卡发了,一直没有给他老伴发放,问了村干部很多次,村干部都说卡已发放。多次寻卡未果,这让老刘心中对村里产生了抵触甚至怀疑,村里是不是故意刁难?卡上的钱是不是被人冒名领取啦?社保卡一事就耽搁了两年多,至今也不愿去村里再问,让他与村干部的误会越来越深。

说起我的这位老家门儿,夫妻二人年过古稀,唯一的儿子四十出外,儿媳因难产去世。二老在家中养点牲口、做农活糊口,平时在村里帮人做工挣点钱贴补家用。

入户帮扶以来,我亲眼目睹过二老顶着酷暑骄阳,一人一背将在山坡的柴草,颤颤抖抖一步一步从崎岖的小路背回家。家中杂乱的摆着生活用品,唯一值钱的冰箱上面布满了灰土。老刘和黄大娘身体都不好,老刘的右手经常麻木,弯曲不得,头部也曾受伤,用他的话说自己的脑袋也时常不灵活。

虽说这养老金每年数目不多,但对于老刘家,也许就是几头小羊羔的成本钱,也许是生病时的一笔救命钱,这次他向我提出要帮忙,我记在了心里,用手机拍下黄大娘的身份证照片,说我回城里后帮他打探清楚,下次入户再来回复。看着老刘期望的眼神,我暗自想到,无论是不见了或者说是弄丢了,都要帮老刘回那张卡。

上班后,我专门跑到社保局询问黄大娘的社保卡,工作人员告诉我黄大娘的社保卡乡里已经领取,具体发放要问村里负责这块事的人。看来,要问清楚卡是否发放,发放后是否丢失,都还是得抽个时间回村里。

97,我随张院长到山羊头村开展乡风文明工作,工作结束后,一行的张院长听我说起了老刘的事,热心说到走,一起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不仅仅是精准扶贫工作,也是乡风文明的一部分啊

老刘家不在公路边上,去他家的路需得穿过一片小竹林。到家后,老刘一人在家,老伴在外摘辣椒。打过招呼,我开玩笑地问他:您儿记得我不?”“记不到了,我正失望到,又听见他憨笑到我晓得你姓刘,和我一个姓,具体叫么子,这一哈想不起来,脑壳记不到。每次自报家门也难以让他记住全名。

张院长向老刘了解了具体情况,我也说了人社这边关于社保卡发放的流程。张院长说到:事情久了,您儿年纪大了,到底领没领,还是放失手了,反正现在是卡不见了,也莫再找村里扯皮,现在唯一只能去补办,我与社保这边负责人联系了之后,让小刘到村里开个证明,拿黄大娘的身份证,特事特办,看能否帮您重新补办一张吧。老刘听后,笑到说:那就麻烦啦,说完放心的把身份证交给了我。

与老刘告别后,我们又来到村里,向村里村干部帮开证明。村干部一听说是此事,无奈吐槽到:这事以前老刘也问了好几次,我们村里肯定是按规定办事,该发放的肯定会发放,老刘觉得是我们没有发,好几次还为这事有了不必要的误会。我说明了来意,村主任觉得这事还是得让老刘家再找找,于是打通了老刘儿子的电话,让他把家里所有的卡都拿到村里来核对一下。

老刘儿子急忙赶回到家里,找出了老刘与他的社保卡,说我与老头子有,老娘那张硬是没找到,肯定是没有发嘛。村主任也纳闷了,不可能一家三口只发两人的,那卡到底是去哪儿呢?

我建议到向乡里负责社保的问问吧。村主任又向乡里打电话,乡里回复说查询到黄大娘的社保卡号,这张社保卡是还是以前那张,没有变。看着事情的转机,村主任连忙又让老刘儿子回家找那张老卡,并说了卡号,一定要仔细再找。不一会儿,村主任回复我说,老刘儿子已找到了那张卡,至于里面有没有余额就得他们自已去银行查询了。听到这个消息,我舒了一口气,看来这真是一个小误会,就是这个小误会,让老刘与村里还有点小间隙,产生了一些不愉快。

几天后,我给老刘的儿子打个电话问他卡里的钱是否还在,他高兴的说到:在呢,有两千多。我趁机向他说到:钱找到就好,以后有事还是得与村干部及时沟通,莫急躁,信任他们,平时与邻里处好关系,要围着村里政策做事,争取早点儿脱贫。老刘的儿子满口答应。

 

编辑: 张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