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特辑丨“建法护苗·别样六一”
——建始法院举办开放日活动
护“未”成长,法治先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是一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工作,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是当代法治社会未成年人教育的必然要求。六一临近,建始法院邀请业州镇七里坪小学师生及家长走进法院,沉浸式体验法治力量。
游院卡集章,“沉浸”式法治之旅
第一站,法院干警带领大家沿着安检室、文化长廊、立案大厅、执行指挥中心、少年审判庭集章路线进行参观。同时,孩子们领取游院卡通过完成打卡点派发任务获得印章一枚。孩子们沉浸式参观具有鲜明特色的法院文化长廊以及法院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日常,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好奇懵懂,法治精神的种子已悄然在少年的心里埋下。
法庭初体验,法槌鸣响入童心
第二站,参观队伍走进第八审判庭。法院干警生动地讲解了法徽、法袍、法槌的象征意义,介绍了法庭组成人员、法庭审理程序以及刑事审判法庭的设置、功能布局,并邀请孩子们穿戴法袍体验审判员角色,“零距离”了解法院工作、“沉浸式”感受司法权威,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走上审判席,敲响法槌,当一次“小法官”,切身感受法庭的庄严,坚定了同学们的向法之心。
普法小课堂,对校园欺凌说“不”
第三站,大家一起观看普法动漫《重返庭审现场·少年法庭》。学生、老师、家长对校园霸凌、未成年人犯罪等涉未案件有了深刻的认识,引导同学们不仅要正确处理校园欺凌,坚决不做“欺凌者”,还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向校园欺凌勇敢说“不”,强化了未成年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思维。在座老师及学生家长也纷纷表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引导、学校教育的共同发力。
法律知识微宣讲,接受法治教育
“结合《民法典》对未成年人权利保障的规定,今天我们以年龄来对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梳理与讲解:涉及继承财产、接受赠予,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0-2岁离婚后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子女……”民一庭庭长、少年审判工作室主任王蝶就未成年人的权利与义务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并就《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禁止未成年人饮酒、未满8岁小孩不能独自在家、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常见问题向学生家长及老师作出重点提示。宣讲现场互动频繁、气氛活跃,孩子们的纯真提问和宝贵意见为法院的法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宣讲员签名仪式,播撒法治种子
法院开放日终点站,孩子们通过集齐全部印章的游院卡兑换建始法院精美周边及小礼盒。建始法院以“法律小小宣讲员”签名仪式,邀请本次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加入法律宣传工作中来,做知法守法、普法的“小小宣讲员”。“宣讲员”们个个兴奋不已、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和司法的公正,要努力做一名尊法、学法、守法的新时代好少年,“我会把今天经历说给同学们,让他们也能和我一样感受法律的有趣”。
“培养好青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建始法院将立足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积极延伸审判职能,继续打造“建法·护苗”特色品牌。